国际学院学生“五项教育”实施方案
国际学院2014(02)号
为大力推进国际学院学生教育的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管理创新,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以学生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感恩教育为载体,以励志教育为重点,以中国文化教育为引领,以就业创业教育为导向(简称“五项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一)指导思想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基本内容,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大学生文明素质与行为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目标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为引领,以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内在要求为目标,以提高青年学生文明素养和创建和谐校园为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素质养成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进一步提高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逐步消除和杜绝校园不文明现象,自觉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精心培育和大力弘扬优良的校风学风。
(四)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
学院召开专题学生工作会议,部署此次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营造养成教育氛围。使学生认识到塑造高尚人格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自觉将养成教育落实到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去。重点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1)全院教师要注重“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2)团总支、学生会要充分利用橱窗、板报、手抄报、标语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
(3)各班要通过至少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开展文明礼仪专题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为学生作一次动员报告,动员全体学生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重视日常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
(4)每个班级要通过主题班会学习大学生文明礼仪相关知识,讨论并查找出目前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自我改进措施。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2.主题教育阶段(
重点在于坚持正面宣传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约束相结合,坚持自我教育活动与文明服务相结合,围绕学生宿舍、学生课堂、教室环境等重点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与实践活动。
(1)明礼修身,学会做人——系列讲座
邀请校内外思想教育方面的教师开展系列专题讲座,组织学习“三明四立”(明责、明礼、明纪、立德、立信、立志、立行),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深化“修身”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2)传承文明,我们齐行动——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搜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文明、不礼貌现象以及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进行深刻讨论,并写出心得体会。教育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真正使文明养成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3)崇尚文明,反思修身——校园文明点评活动
通过在食堂、运动场、教学楼等学生聚集的场所征集图片和稿件等,掀起学生对校园荣辱行为的热评。通过设立“光荣榜”和“曝光台”,对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予以表彰和宣传,对不文明现象及时予以通报、曝光。在强烈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坚定文明信念,告别不文明行为,携手共建和谐校园。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4)明礼、知行、传承——课堂文明创建活动
引导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每次上课前集体起立向老师问好。同时,倡导学生上课关闭手机,对上课迟到、旷课、早退、课堂饮食及其它违纪行为及时进行处理,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5)文明乐园,温馨家园——文明宿舍创建活动
责任部门:学院学生会生活卫生部
(6)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信主题演讲比赛
责任部门: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7)珍爱诚信,拒绝舞弊——学风主题教育活动
责任部门: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目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正逐步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年轻人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滑坡。对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加强院风学风建设,根据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通过集中开展大学生感恩诚信主题教育,使广大学生具备感恩诚信意识,体验感恩诚信情感,践行诚信感恩行动,从而加强学生个人修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努力使广大学生懂得:感恩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诚信感恩更是一种责任,有了这种责任心的人,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关爱他人,才能乐群敬业、促进校园和谐。
(四)方法步骤
学院将从2014年5月中旬起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六大主题活动。
1.感激父母养育之恩
感恩父母,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活动形式:
(1)“我的父亲母亲”摄影大赛
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以“我的父亲母亲”为素材,用照相机捕捉父母那毫无索取的慈爱、对子女浓浓的亲情、任劳任怨的辛勤劳动,学院组织评奖,并进行专场展出,以此浓郁学院的感恩氛围,触动同学的心灵。
(2)“一封家书”主题征文活动
通过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一句句充满感激的话语,从同学们的笔下流出,感恩的心声让同学们铭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悟人世情感的真谛。
(3)爱心家庭作业
做一天家务:打扫卫生、叠被、做饭、洗碗、洗衣物等,以此体会父母的辛苦。
(4)深情的祝福
在父母的生日、母亲节、父亲节送一句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5)亲情短信活动
体验真情,感悟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积淀,回报父母,健康温馨,贴近生活,流露真实情感。
(6)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通过组织学生算一算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以此提醒同学们感知父母在我们身上付出的心血和劳动,让其从中受到强烈的震动。
(7)感恩促学风,佳绩报亲情
号召学生以优异学习成绩报答父母,以感恩教育促进学风建设,促进院风好转。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2.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老师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铺平了学生成长之。活动形式:
(1)倒一杯热水
老师的辛苦我心知,课间为老师倒一杯水。一杯水表达对老师的一份感激,老师也感到了来自学生们的暖暖爱意。
(2)擦一次黑板
发起学生课间擦一次黑板活动,积极倡导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抢着干,普通同学积极参与,保证课间有人擦黑板,以此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
(3)节日的祝福
在教师节、感恩节到来之际,积极倡导学生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学生发一封短信、送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说一句祝福语,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感恩母校
2014届学生离校之际将寝室清理的干干净净,公物摆放整整齐齐,按时熄灯,文明有序。离别时对老师道一声感谢,留份祝福给母校,让老师和学弟学妹为之感动。组织2015届毕业生做好“感恩母校”捐助活动,积极美化亮化校园环境。
责任部门:学院团总支
3.感激他人的友爱之恩
感恩同学,感恩朋友。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享受欢乐,体味人生。活动形式:
(1)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
同学生病了,大家及时问候一声,帮助买药、打饭、陪护等等。
(2)今天我值日
每当值日当天,值日生认真做好清扫寝室,物品摆放整齐,打好热水等工作。在大家享受你的劳动成果时,同学们的心会贴得更近。
(3)你的恩情在我心
同学们找出对自己帮助较大的1—3位昔日的同学或朋友,通过写一封书信、发一个邮件、打一个电话表达对他们的感恩心情。
责任部门:学院团总支
4.感激祖国的博大之恩
大学生爱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大学生的神圣职责、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活动形式:
(1)祖国之最,我的骄傲
宣传、展示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激发大家的爱国之情和为国家富强繁荣而努力的决心。
(2)缅怀先烈,感恩幸福
清明节、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到来之际,积极组织学生到三元宫、玉林公园等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的系列活动。
(3)红色影片,老歌大放送
组织观看红色影片,组织纪念长征胜利78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红色歌曲演唱等活动。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5.感谢社会的给予之恩
当代社会给予了大学生很多关注和期待,并创造诸多条件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了让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完成学业,设立了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政府奖学金等资助项目。活动形式:
在国家奖助学金、省政府奖助学金、红河助学金、“香港福慧慈善基金会·美国赵氏廷芳基金”奖学金等评选中受到资助的同学,书面承诺每学期做一件有意义的公益活动、通过一项资格考试,以此回报社会的给予之恩,在其他同学中起到带头作用,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6.感激自然的载物之恩
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的生命、健康、财富以及我们每天享受着的空气、阳光,都在我们的感恩之列。活动形式:
(1)经常开展“感恩自然、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青年志愿者经常开展校园环卫服务活动。
责任部门:学院团总支宣传部、学生会生活卫生部
通过以上六大主题活动,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去孝敬父母、去尊敬师长、去关心帮助他人、去勤奋学习,去学会包容。
三、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结合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在学生中全面实施励志教育。通过开展励志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增强励志成功意识,践行励志行动,提高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贡献。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励志教育活动,让全体学生懂得励志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责任。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
(四)方法步骤
1.举办专题讲座
通过邀请优秀校友、即将毕业的优秀学生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通过现身说法,讲述如何做到自信、自立、自尊、自强,激励全体学生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2.“发现身边的榜样”推荐活动
各班选拔学生中的优秀典型,生活自强不息,学习突出等各方面优秀的学生都可以入选优秀典型。各班要充分挖掘,形成其事迹材料,并进行广泛宣传,激励广大同学勤奋学习,努力拼搏,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并由学院择优组建学生先进典型事迹宣讲团,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宣讲。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四、中国文化教育
中国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力量,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也是实现中华腾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动力。中国文化教育是我国整个思想教育的基本工程,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和永恒的主题。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弘扬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目标
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学院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青年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方法步骤
1.国学经典系列讲座
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中国文化的独特载体》、《中国的年节》、《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关系》等系列讲座,让学生领略经典的内在魅力,增强学生文明修身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国学修养。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2.研诵国学经典
通过举办研读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知识竞赛、诵读赛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开启心智、历练思维、领悟真谛。通过研诵国学经典增强自身的国家意识和祖国情节,使自己成为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中国人,为今后在异国他乡始终眷恋着伟大祖国、传播中华文化,进而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部门: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3.书法作品竞赛
通过举办学生书法作品竞赛,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并以此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促进文明、和谐校园的建设。
责任部门:学院团总支宣传部
4.传统手工技艺
组织学生开展剪纸作品、中国结、灯笼、编织作品、刺绣作品等传统手工制作竞赛,为全院女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魅力的舞台,展现我院女大学生青春健康、多才多艺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该活动倡导同学们亲近民族艺术,感受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们对文化艺术的热爱。
责任部门:学院学生会女工部
五、就业创业教育
就业创业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就业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和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就业创业教育是一种职业生涯教育,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做好就业创业的心理准备和职业生涯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素质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为主旨,采取讲授,实践,讨论,案例,拓展等多种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职业素质。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做好就业创业的心理准备和职业生涯规划;拓展我院毕业生在学习、创业、求职、发展、公关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我院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本领;增强我院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我院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方法步骤
1.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课堂
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师和成功人士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指导与教育。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如周六周日时间,主要方式为讲授,开放式,集中式。就业创业教育课堂由三个模块构成:一是就业创业素质能力培养,二是供职技能培养,三是为人处事教育。课程实施计划如下:
(1)就业创业素质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管理沟通、职业经理人、面试礼仪与技巧、文字功底和自荐材料准备
(2)供职技能培养:实用文体写作、演讲与口才
(3)为人处事教育:成功激励、情商培养、中华传统美德与交际礼仪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2.就业创业讲座活动
邀请、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师以及社会各界成功人士进行就业创业相关方面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时开展就业创业论坛,使学生能够和专家、教师以及成功人士面对面的交流,也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就业创业经验、讨论就业创业中的问题提供平台。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3.参观教育活动
组织我院学生到社会知名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让学生更加成熟的认识企业、社会以及将来的就业创业,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参与机会,增进社会认同,加强我校大学生与就业市场或社会各行各业的密切联系。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4.实战模拟训练
针对2015届毕业生开展2次实战模拟训练,主要内容有:就业自荐材料制作水平(学生必须提交就业推荐书原件或复印件);面试仪表、仪态;自我介绍水平(2-3分钟);面试提问。
责任部门:学院党总支
六、组织领导
为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学院决定成立学生“五项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柯昌平、敬龙军
成员:刘兴全、张 娆、各班班主任、主要学生干部
学生“五项教育”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兴全同志兼任。办公室下设养成教育工作部、感恩教育工作部、励志教育工作部、中国文化教育工作部、就业创业教育工作部等五个工作部,负责人由主要学生干部担任,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教育活动的专题讲座、表彰奖励等所需经费由学院从学生工作经费中支出。
附件1:国际学院2014年“五项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2:国际学院2014年“五项教育”运行简表
国际学院2014年“五项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柯昌平(党总支书记)、敬龙军(院长)
成员:刘兴全(办公室副主任、辅导员)、张 娆(辅导员、团总支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主要学生干部
办公室主任:刘兴全(兼)
办公室下设养成教育工作部、感恩教育工作部、励志教育工作部、中国文化教育工作部、就业创业教育工作部等五个工作部。
养成教育工作部负责人:胡 娜(20123365班学生)
感恩教育工作部负责人:李巧燕(20133361班学生)
励志教育工作部负责人:杨爱爱(20123365班学生)
中国文化教育工作部负责人:李 婷(20123365班学生)
就业创业教育工作部负责人:玉波叫(20133371班学生)
国际学院2014年“五项教育”运行简表
|
序号 |
项目 |
实施要点 |
时间安排 |
|
1 |
养成教育 |
橱窗、标语等广泛宣传 |
|
|
2 |
养成教育手抄报比赛 |
|
|
|
3 |
2场文明礼仪教育专题讲座 |
|
|
|
4 |
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专题展 |
|
|
|
5 |
“明礼修身,学会做人”系列讲座 |
|
|
|
6 |
“传承文明,我们齐行动”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
|
|
|
7 |
“崇尚文明,反思修身”校园文明点评活动 |
|
|
|
8 |
“明礼、知行、传承”课堂文明创建活动 |
|
|
|
9 |
“文明乐园,温馨家园”文明宿舍创建活动 |
|
|
|
10 |
“珍爱诚信,拒绝舞弊”学风主题教育活动 |
|
|
|
11 |
感恩教育 |
“我的父亲母亲”摄影大赛 |
|
|
12 |
“一封家书”主题征文活动 |
|
|
|
13 |
爱心家庭作业 |
|
|
|
14 |
深情的祝福 |
|
|
|
15 |
亲情短信活动 |
|
|
|
16 |
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
|
|
|
17 |
感恩促学风,佳绩报亲情 |
|
|
|
18 |
倒一杯热水 |
|
|
|
19 |
擦一次黑板 |
|
|
|
20 |
节日的祝福 |
|
|
|
21 |
感恩母校 |
|
|
|
22 |
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 |
|
|
|
23 |
今天我值日 |
|
|
|
24 |
你的恩情在我心 |
|
|
|
25 |
祖国之最,我的骄傲 |
|
|
|
26 |
缅怀先烈,感恩幸福 |
|
|
|
27 |
红色影片,老歌大放送 |
|
|
|
28 |
感谢社会的给予之恩 |
|
|
|
29 |
“感恩自然、爱我校园”主题宣传活动 |
|
|
|
30 |
校园环卫服务活动 |
|
|
|
31 |
励志教育 |
励志教育系列讲座 |
|
|
32 |
“发现身边的榜样”推荐活动 |
|
|
|
33 |
中国文化教育 |
国学经典系列讲座 |
|
|
34 |
研诵国学经典竞赛 |
|
|
|
35 |
书法作品竞赛 |
|
|
|
36 |
传统手工技艺 |
|
|
|
37 |
就业创业教育 |
就业创业教育课堂 |
|
|
38 |
就业创业讲座活动 |
|
|
|
39 |
参观教育活动 |
|
|
|
40 |
实战模拟训练 |
|
|
|
41 |
毕业生视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