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留学生中国语言文化体验班的一众学子,奔赴一场与中国文化的深度约会。从晨光微露到夜色渐浓,他们以一日行程为脉络,在手工、语言、美食与市井烟火的交织中,完成了一次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跨文化体验,让中式文化的肌理在细节中渐次舒展。
上午的行程,是“指尖与语言的双重对话”。学子们围聚在教室中开启折纸体验:从学习基础折法,到尝试还原带有中式意象的造型,原本平整的纸张在反复折叠、按压间,逐渐呈现出精巧的形态。

在动手实践里,悄然触达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中“以小见大、以形载意”的美学逻辑。

汉语视听说课堂,教师以生活化的视频为载体:画面里的场景,搭配老师的实时解读,让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片段。学子们跟着视频模仿对话语气,尝试用汉语描述自己的生活,语言不再是陌生的符号,而成了连接文化的纽带。

当日的收尾,是“味觉与烟火里的生活共鸣”。傍晚时分,学子们随志愿者和老师共赴美食与夜市之约。火锅升腾的热气里,他们学着用公筷夹取食材,在味觉的碰撞中,体会中式饮食“和合共生”的搭配哲学;烤鸭皮层的酥脆与肉质的软嫩,让他们惊叹于中式烹饪“精雕细琢”的技艺追求。


餐后漫步花柯夜市,霓虹灯光里的特色小吃摊、手工饰品铺接连展开:他们驻足观看,尝试用刚学的汉语与摊主交流,在熙攘的人群与升腾的烟火气中,触摸到中国城市夜间生活的鲜活质感——这份市井烟火,恰是文化最生动的日常表达。

从指尖的折纸技艺,到唇齿间的美食风味,再到市井里的生活烟火,这一日的体验,是一场“从技艺到生活”的文化浸润。泰国学子们不再是文化的旁观者,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在每一个环节里感知中国文化的多元面向。这场一日之约,不仅让中式文化的魅力具象化,更在中泰青年之间,搭建起一座以文化为桥的联结,让跨文化的共鸣在细节里悄然生长。(文/王蝶)
